详情
白花泡桐
编号: SQXZRGY-2024070458
形态特征:
白花泡桐高达30米,胸径可达2米,树冠圆锥形,为乔木。
茎:主干直,树皮灰褐色;幼枝被黄褐色星状绒毛。
叶:叶片长卵状心脏形,有时为卵状心脏形,长达20厘米,顶端长渐尖或锐尖头,其凸尖长达2厘米,新枝上的叶有时2裂,下面有星毛及腺,成熟叶片下面密被绒毛,有时毛很稀疏至近无毛;叶柄 长达12厘米。
花:花序枝几无或仅有短侧枝,故花序狭长几成圆柱形,长约25厘米,小聚伞花序有花3-8朵,总花梗几与花梗等长,或下部者长于花梗,上部者略短于花梗;萼倒圆锥形,长2-2.5厘米,花后逐渐脱毛,分裂至1/4或1/3处,萼齿卵圆形至三角状卵圆形,至果期变为狭三角形;花冠管状漏斗形,白色仅背面稍带紫色或浅紫色,长8-12厘米,管部在基部以上不突然膨大,而逐渐向上扩大,稍稍向前曲,外面有星状毛,腹部无明显纵褶,内部密布紫色细斑块;雄蕊长3-3.5厘米,有疏腺;子房有腺,有时具星毛,花柱长约5.5厘米。
果:蒴果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6-10厘米,顶端之喙长达6毫米,宿萼开展或漏斗状,果皮木质,厚3-6毫米。
种子:种子连翅长6-10毫米。
分布范围:白花泡桐在世界许多国家均有栽培,在越南、老挝等国家有自然分布;在中国,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等省份均有野生或栽培。
生长环境:白花泡桐生长在低海拔的山坡、林中、山谷及荒地中,但越向西南分布越高,可高达海拔2000米。
生长习性:白花泡桐的根近肉质,在土壤中分布深广,具有极强的萌芽力、萌蘖力,因此其幼苗生长迅速,属速生树种;喜光,喜温暖气候,不耐强风;耐寒性较差;耐干旱,但不耐水涝;可在贫瘠的黏土上生长,最适土壤pH值为6-7.5;能抗有毒气体,吸滞粉尘 [3] [5];花期3-4月,果期7-8月。
主要价值:
绿化价值:白花泡桐树姿优美,其花大且花期长,春天繁花似锦,夏天绿树成荫,是美化环境、绿化城市的优良树种,被称为行道树大军中的“急先锋”,也可作为庭荫树种植于公园、住宅区绿地、庭院等开敞空间中,既可提供清新荫凉的室外休憩场所,还具有装点空间的作用;其叶大又多,带绒毛,可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,能抗硝酸雾、氟化氢、氯气、二氧化硫等有毒污染物,极适合用作工厂绿化,以净化空气。
经济价值:白花泡桐是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之一,常用于制造业,因其木材具有纹理通直,质地均匀,易加工等优势,可用于建筑及家装;因其木材隔潮性好、声学性好、共鸣性强,可制作乐器;因其木材不易变形、不易燃烧、油漆染色效果好,尤为适合制作胶合板、救生器械等;因其木材色浅,富含纤维素,可用于造纸。
生态价值:白花泡桐具有速生优势,大面积种植可以起到防风固沙、改善环境的效果 [3];其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,如Cu、Mn、Pb、Zn等,因此常是金属矿区的优势植物。
药用价值:白花泡桐的根、叶、花、果及树皮均可入药,其根味苦、性寒,具有祛风止痛、解毒活血的功效,主治筋骨疼痛,疮疡肿毒等病症;其叶味苦、性寒,具有清热解毒、止血消肿的功效,主治创伤出血、痈疽等病症;其花味微苦、性微寒,具有清肺利咽、解毒消肿的功效,主治扁桃体炎、急性肠炎、急性肠膜炎等病症;其果味苦、性微寒,具有化痰止咳、平喘的功效,主治慢性支气管炎、咳嗽咯痰等病症;其树皮味苦、性寒,具有祛风除湿、消肿解毒的功效,主治风湿麻痹、淋毒、肠风下血等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