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
元宝槭
编号: SQXZRGY-2024070519
形态特征:
落叶乔木,高8-10米。树皮灰褐色或深褐色,深纵裂。小枝无毛,当年生枝绿色,多年生枝灰褐色,具圆形皮孔。冬芽小,卵圆形;鳞片锐尖,外侧微被短柔毛。
叶纸质,长5-10厘米,宽8-12厘米,常5裂,稀7裂,基部截形稀近于心脏形;裂片三角卵形或披针形,先端锐尖或尾状锐尖,边缘全缘,长3-5厘米,宽1.5-2厘米,有时中央裂片的上段再3裂;裂片间的凹缺锐尖或钝尖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下面淡绿色,嫩时脉腋被丛毛,其余部分无毛,渐老全部无毛;主脉5条,在上面显著,在下面微凸起;侧脉在上面微显著,在下面显著;叶柄长3-5厘米,稀达9厘米,无毛,稀嫩时顶端被短柔毛。
花黄绿色,杂性,雄花与两性花同株,常成无毛的伞房花序,长5厘米,直径8厘米;总花梗长1-2厘米;萼片5,黄绿色,长圆形,先端钝形,长4-5毫米;花瓣5,淡黄色或淡白色,长圆倒卵形,长5-7毫米;雄蕊8,生于雄花者长2-3毫米,生于两性花者较短,着生于花盘的内缘,花药黄色,花丝无毛;花盘微裂;子房嫩时有粘性,无毛,花柱短,仅长1毫米,无毛,2裂,柱头反卷,微弯曲;花梗细瘦,长约1厘米,无毛。
翅果嫩时淡绿色,成熟时淡黄色或淡褐色,常成下垂的伞房果序;小坚果压扁状,长1.3-1.8厘米,宽1-1.2厘米;翅长圆形,两侧平行,宽8毫米,常与小坚果等长,稀稍长,张开成锐角或钝角。花期4月,果期8月。
生长环境:元宝槭生于海拔400-2000米疏林中。在华北海拔1000-1800米酸性土山区,常与白桦、山杨等混生,为第二层林木,或组成小片纯林。幼苗幼树耐荫性较强,大树耐侧方遮荫,在混交林中常为下层林木。根系发达,抗风力较强,喜深厚肥沃土壤,在酸性、中性、钙质土上均能生长。对二氧化硫、氟化氢的抗性较强,具有较强的吸附粉尘能力。
元宝槭为温带阳性树种,喜阳光充足的环境,但怕高温暴晒,又怕下午西射强光,稍耐荫。能抗-25摄氏度左右的低温、耐旱,忌水涝;生长较慢。不择土壤且较耐移植,在北京地区盆栽埋盆可露地越冬。
分布范围:分布于中国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江苏北部(徐州以北地区)、河南、陕西、及甘肃等省区。
主要价值:元宝槭是行道、庭院和风景区绿化的树种。元宝槭木材坚韧细致,可做车辆、器具、供建筑用等。种子可榨油,供食用及工业用。树皮纤维可造纸及代用棉。祛风除湿,舒筋活络。用于腰背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