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
杜梨
编号: SQXZRGY-2024070024
主要特征:乔木,高达10米,树冠开展,枝常具刺;叶片菱状卵形至长圆卵形,先端渐尖,边缘有粗锐锯齿;叶柄被灰白色绒毛。
叶片菱状卵形至长圆卵形,长4-8厘米,宽2.5-3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稀近圆形,边缘有粗锐锯齿,幼叶上下两面均密被灰白色绒毛,成长后脱落,老叶上面无毛而有光泽,下面微被绒毛或近于无毛;叶柄长2-3厘米,被灰白色绒毛;托叶膜质,线状披针形,长约2毫米,两面均被绒毛,早落。
伞形总状花序,有花10-15朵,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灰白色绒毛,花梗长2-2.5厘米;苞片膜质,线形,长5-8毫米,两面均微被绒毛,早落;花直径1.5-2厘米;萼筒外密被灰白色绒毛;萼片三角卵形,长约3毫米,先端急尖,全缘,内外两面均密被绒毛,花瓣宽卵形,长5-8毫米,宽3-4毫米,先端圆钝,基部具有短爪。白色;雄蕊20,花药紫色,长约花瓣之半;花柱2-3,基部微具毛。果实近球形,褐色,有淡色斑点,萼片脱落,基部具带绒毛果梗。花期4月,果期8-9月。
分布区域:产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。
生长环境:生平原或山坡阳处,海拔50-1800米。
主要价值
观赏
杜梨不仅生性强健,对水肥要求也不严,其树形优美,花色洁白,可用于街道庭院及公园的绿化树。
环保
杜梨在中国北方盐碱地区应用较广,可用作防护林,水土保持林。
药用
枝叶:用于霍乱,吐泻,转筋腹痛,反胃吐食。
树皮:用于皮肤溃疡。
果实:酸、甘、涩,寒。消食止痢。用于泄泻,痢疾。杜梨果实入药,具有润肠通便、消肿止痛、敛肺涩肠及止咳止痢之效;杜梨根、叶入药可润肺止咳、清热解毒,主要用于治疗干燥咳嗽,急性眼结膜炎等症。
古籍描述:《本草纲目》载“烧食止滑痢”;《玉楸药解》载,“味酸,性涩微寒、收肠敛肺,止泻除呕;《救荒本草》载“杜梨叶微苦,嫩叶炸熟,水洗淘净,用油盐调拌即可食用”;《中华本草》记载:棠梨枝叶味酸,甘涩、寒、无毒;能疏肝和胃、缓急止泻。
杜梨可用来治疗皮肤溃疡,因含适量丹宁,故可以用来酿造酒、醋和饮料。杜梨叶片中有较高的根皮苷含量,其降解物根皮酚能够有效抑制真菌等微生物的活动。同时,根皮苷是一种天然的非糖甜味剂,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疗效,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