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
接骨木
编号: SQXZRGY-2024070098
主要特征: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5-6米;老枝淡红褐色,具明显的长椭圆形皮孔,髓部淡褐色。羽状复叶有小叶2-3对,有时仅1对或多达5对,侧生小叶片卵圆形、狭椭圆形至倒矩圆状披针形,长5-15厘米,宽1.2-7厘米,顶端尖、渐尖至尾尖,边缘具不整齐锯齿,有时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数枚腺齿,基部楔形或圆形,有时心形,两侧不对称,最下一对小叶有时具长0.5厘米的柄,顶生小叶卵形或倒卵形,顶端渐尖或尾尖,基部楔形,具长约2厘米的柄,初时小叶上面及中脉被稀疏短柔毛,后光滑无毛,叶搓揉后有臭气;托叶狭带形,或退化成带蓝色的突起。花与叶同出,圆锥形聚伞花序顶生,长5-11厘米,宽4-14厘米,具总花梗,花序分枝多成直角开展,有时被稀疏短柔毛,随即光滑无毛;花小而密;萼筒杯状,长约1毫米,萼齿三角状披针形,稍短于萼筒;花冠蕾时带粉红色,开后白色或淡黄色,筒短,裂片矩圆形或长卵圆形,长约2毫米;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,开展,花丝基部稍肥大,花药黄色;子房3室,花柱短,柱头3裂。果实红色,极少蓝紫黑色,卵圆形或近圆形,直径3-5毫米;分核2-3枚,卵圆形至椭圆形,长2.5-3.5毫米,略有皱纹。花期一般4-5月,果熟期9-10月。
生长环境:产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;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及云南等省区。生于海拔540-1600米的山坡、灌丛、沟边、路旁、宅边等地。
主要价值:接骨木主要具有中医药用途。茎枝(接骨木):甘、苦,平。祛风,利湿,活血,止痛。用于风湿筋骨痛,腰痛,水肿,风疹,瘾疹,产后血晕,跌打肿痛,骨折,创伤出血。 根或根皮(接骨木根):甘,平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痰饮,水肿,泄泻,黄疸,跌打损伤,烫伤。 叶(接骨木叶):苦,凉。活血,行瘀,止痛。用于跌打骨折,风湿痹痛,筋骨疼痛。 花(接骨木花):用于发汗,利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