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
苦枥木
编号: SQXZRGY-2024070198
形态特征:
植株:木犀科梣属落叶大乔木植物。高20-30米,胸径30-85厘米;树皮灰色,平滑;芽狭三角状圆锥形,密被黑褐色绒毛,干后变黑色光亮,芽鳞紧闭,内侧密被黄色曲柔毛。
枝:嫩枝扁平,细长而直,棕色至褐色,皮孔细小,点状凸起,白色或淡黄色,节膨大。
叶:奇数羽状复叶长10-30厘米;叶柄长5-8厘米,基部稍增厚,变黑色;叶轴平坦,具不明显浅沟;小叶(3-)5-7枚,嫩时纸质,后期变硬纸质或革质,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6-9(-13)厘米,宽2-3.5(-4.5)厘米,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近等大,先端急尖、渐尖以至尾尖,基部楔形至钝圆,两侧不等大,叶缘具浅锯齿,或中部以下近全缘,两面无毛,上面深绿色,下面色淡白,散生微细腺点,中脉在上面平坦,下面凸起,侧脉7-11对,细脉网结甚明显;小叶柄纤细,长(0.5-)1-1.5厘米。
花:圆锥花序生于当年生枝端,顶生及侧生叶腋,长20-30厘米,分枝细长,多花,叶后开放;花序梗扁平而短,基部有时具叶状苞片,无毛或被细柔毛;花梗丝状,长约3毫米;花芳香;花萼钟状,齿截平,上方膜质,长1毫米,宽1.5毫米;花冠白色,裂片匙形,长约2毫米,宽1毫米;雄蕊伸出花冠外,花药长1.5毫米,顶端钝,花丝细长;雌蕊长约2毫米,花柱与柱头近等长,柱头2裂。
果:翅果红色至褐色,长匙形,长2-4厘米,宽3.5-4(5)毫米,先端钝圆,微凹头并具短尖,翅下延至坚果上部,坚果近扁平;花萼宿存。
花果期:花期4-5月,果期7-9月。
生长环境:适应性强,生于各种海拔高度的山地、林中、河谷等处,在石灰岩裸坡上常为仅见的大树。
分布范围:苦枥木分布于中国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、浙江等地。
主要价值:苦枥木木材黄白色或黄褐色,纹理斜,结构适中,可作为建筑、装饰、家具、木地板、体育用品、农具等用材。 除此之外,苦枥木树皮可入药,具有清热燥湿、消炎镇痛等功效,外用于风湿痛。